1 、加強班子建設,增強班子號召力、戰鬥力、凝聚力。
最佳化了班子結構,強化了班子的整體功能,健全完善了各項制度,明確了工作職責;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,嚴格實行聯簽制,堅持每月27號的集體報賬制度、每月5日黨員學習制度、每周科技宣傳制度、紅白喜事一律不用鼓制度等等。通過一系列制度的建立,支部村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得到大大加強。
2 、加強基礎建設,改變村容、村貌。
東許村投資60餘萬元完成了村道路硬化工程,投資40餘萬元建設了東許村國小,投資30萬元改造自來水,投資2萬元對村里環境衛生進行了全面大整治,對陳年垃圾進行了集中清理,確定了垃圾填埋場,制定了環境衛生管理制度,並形成垃圾清理長效機制,徹底改變了農村的“髒、亂、差”現象。投資5萬餘元種植了塔柏、冬青、高桿黃楊等樹木,投資3萬餘元建起了村門樓;投資3萬元對全村主街道安裝了路燈等,東許村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3 、壯大主導產業,增加農民收入。
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東許村“兩委”從實際出發,推進產業化經營,在發展傳統產業的基礎上,不斷拓展新興產業,建起了玉生羊湯加工廠、濱海木業木門加工廠,解決了40餘名剩餘勞動力再就業的問題。支部村委還鼓勵村民大搞第三產業,目前,村裡有運輸隊、建築隊、裝修隊及種植、養殖專業戶20餘個,改變了以前只知出苦力掙錢的局面。,東許村兩委,科學規劃,因地制宜,引導百姓種蔬菜,建大棚,現建成的10餘棟大棚已見收益。
4 、加強陣地建設,豐富村民文化生活
投資30餘萬元新建了東許村舞台及信息文化大院,每年春節特邀請夏縣蒲劇團進行開台演出,為愛好戲曲的村民送上了一場場文化大餐。為進一步豐富民眾文化生活,東許村還成立了腰鼓隊、鑼鼓隊、秧歌隊和文化宣傳隊,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,極大地滿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。